開展在線教育的“五個幫助”
http://www.kaiyang918.com2020年04月26日 11:05教育裝備網
疫情期間,實施在線教育的群體除了家長和學生之外,最重要的群體就是教師。教師對在線教育的認同、理解、接受和使用,是影響在線教育質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幫助教師正確理解和認識在線教育,如何幫助教師將各種技術融于課堂,改善和提升原本的課堂教學,必將是未來一個時期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內容。因此,針對疫情期間教師群體在在線教育中暴露出的一些問題和薄弱環(huán)節(jié),特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幫助教師克服開展在線教育的心理障礙
很多教師在開始嘗試在線教育的時候都有一些抱怨,認為在線教育是疫情下的無奈之舉,是無法開展面對面教學退而求其次的方法。而事實上,在線教育也具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比如通過學生行為數據量化幫助教師分析學生學習情況,以便進行個性化的學習支持;再比如學生可以反復學習教師的教學視頻以能夠更好地領會和消化教學內容。
另外,大量研究表明,在線教育的教學質量并不次于面授教學。2009年美國的一項實驗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參與在線教學的學生比參加面授教學的學習成績稍好”。2014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線教學與面授教學不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在線教學的成本效益好,更具有靈活性。
幫助教師認識和理解在線教育不是“課堂搬家”
教師對在線教育的認識和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其在線教育的效果和質量。這次疫情中我們所看到的在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與20年前沒有本質差別,即視頻+資源,有些還會在平臺上添加論壇。其實,這些年來在線教育迅猛發(fā)展,國內外在線教育的研究和實踐都得到了較大程度的變革和發(fā)展,然而一些新的成果,如多層面的交互、學習過程管理和評價、學習行為分析、個性化學習路徑等,都較少體現(xiàn)在國內現(xiàn)有的在線教育實踐中。這也難怪很多教師認為在線教育就是把面對面課堂中的講授變成線上講授。
在線教育絕不是課堂搬家,需要教師認識到,在線教育的教學理念從“以教師為中心”轉變成“以學生為中心”,其教學過程變成了“資源設計+資源制作+學習支持服務”多個階段共同支撐的活動。此外,在線教育需要教師的“團隊合作”,而不是“單打獨斗”,在線教育需要有專門的教師從事教學設計、制作課程、講授課程及學習支持服務等。
正如遠程教育專家陳麗教授所提到的,人類所有的教學實踐活動,正在從“兩空間”向“三空間”轉變,兩空間指的是“物理空間”和“人類社會空間”,而第三個空間就是“網絡空間”。網絡空間具有有別于前兩個空間的特殊性,具有資源共享、信息眾籌、行為數據化等特點,“互聯(lián)網+教育”就是把教育放在第三空間來探索如何更優(yōu),這是整個教育體系的變革,而絕不是課堂搬家那么簡單。
幫助教師實現(xiàn)從“傳授者”到“引導者”的角色轉化
在線教育中,教師的角色有了較大轉變,從原來的“教學生”,變成現(xiàn)在的“促進學生學”,教師會面臨比普通課堂更多的學生問題,如何對抗學生的惰性,如何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困難,教師需要有更多的規(guī)劃和設計。
在線教育中需求的自主學習能力無疑也是終身學習所必備的,教師需要在觀念上進行轉變,教師與學生的交互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與流通,更是能力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成為面向未來的終身學習者。教師需要意識到,在線教育將有利于推動終身學習體系的構建,在線教育之于終身學習體系,除了是一種重要的學習形式,更是終身學習體系得以發(fā)展和建成的基礎。學習者在在線教育中獲得較為全面的評價,根據其學習行為和績效,形成不同的能力表征,能力的增長和增量是個人終身學習體系的關鍵,為學習者的職業(yè)選擇和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幫助教師了解常見的在線教育模式和類型
不同類型的課程具有差異化的典型特點,不是課程越炫酷或者授課教師越大牌,課程就越優(yōu)質。針對不同的學習目標和學生需求,我們要選擇不同類型的在線教育模式。
常見的在線教育的課程有五種類型:
第一種是直播課,師生同步在線,通過直播平臺或者大眾化社交工具開展教學,這種課程在現(xiàn)有的國內實踐中較多;第二種是以視頻為核心的自主學習課程,這種課程學生自己掌控學習節(jié)奏,每個視頻的知識點清晰明了、循序漸進,我們常見的慕課(MOOC)大多是這種類型;第三種是以學習活動為中心的網絡課程,有明確的活動目標、時間、步驟和反饋,是教師精心設計后的學習策略外顯化;第四種是以群體智能創(chuàng)生為核心的聯(lián)通主義學習課程,指的是師生利用交互媒體工具圍繞一個或多個主題進行觀點和資源的分享;第五種是強人機交互的游戲化學習課程,以游戲機制設計為主,設置豐富的游戲情境和交互。
五種類型的課程對學生的能力要求和學生的時間靈活性要求有較大差異,比如以群體智能創(chuàng)生為核心的聯(lián)通主義學習課程,對學習能力的要求就遠大于強人機交互的游戲化學習課程和直播課程;再比如以視頻為核心的自主學習課程在學習靈活性上強于直播課程。教師需要根據實際的課程需求對不同類型的在線課程進行選擇和把控。
幫助教師掌握必要的在線學習資源和工具
有一些教師提出,如何獲取一些個性化和智能化學習支持工具?首先,需要讓教師知道常用的在線學習支持工具有哪些;其次,需要給予教師獲取學習支持工具的途徑,在哪可以獲取;最后,需要告知教師這些工具都具有什么功能,在什么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適用,即簡明清晰的工具操作指南。
教師對學習資源和工具的使用,是開展在線教育最接地氣的問題。在疫情中,在線教育資源建設到位的學校,相對來說受疫情影響較小,而反之則顯得有些被動和手忙腳亂。尤其是優(yōu)質的在線教育資源和學習工具,應進行大范圍的共享,避免出現(xiàn)一個個信息孤島,避免重復建設、浪費資源和效率低下,才能進一步促進優(yōu)質教學資源的共享,更好地實現(xiàn)教育公平。
(作者單位: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終身學習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教育研究所)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