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學生信賴的傾聽者——記2019年“最美高校輔導員”、上海交通大學教師汪雨申
http://www.kaiyang918.com2019年08月09日 09:28教育裝備網(wǎng)
在學生眼里,汪雨申是個跨界發(fā)展的“斜杠老師”:論寫作,他參與寫作的圖書成為理論暢銷書;論實踐活動,他指導的話劇《錢學森》在全國巡演39場;論教學,他曾獲上海市教學成果二等獎……在多個領域取得不俗成績。
在汪雨申看來,這幾個領域的工作是相通的,都指向同一個目標,那就是為大學生傳道、授業(yè)、解惑,幫助他們實現(xiàn)精神的成長。
汪雨申是上海交通大學的一名輔導員,擔任該校人文學院黨委副書記,最近獲評2019年“最美高校輔導員”。他2001年畢業(yè)留校工作,18年來扎根校園熱土,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把陽光灑向大學生的成長路。
跟年輕人做朋友,設身處地去溝通
在同一個崗位工作18年,是不是可以自稱為“老同志”?
汪雨申的答案是“不”。在他看來,輔導員是一個“常做常新”的崗位,一定要針對每一代人甚至每名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他的體會是,面對大學生不能擺“老資格”,而要俯下身子傾聽他們的心聲。
有一天,大三學生小晴(化名)的母親打電話給汪雨申說,孩子最近好像有壓力,問她也不肯說,家人很著急,希望老師能加以開導。
幾經輾轉,汪雨申約了小晴一起聊天。原來,小晴以前喜歡用“突擊準備”的方式來應對一些任務,臨近考試熬夜復習,卻發(fā)現(xiàn)很吃力,擔心考不好,變得緊張焦慮。
汪雨申告訴她,要從往常的“突擊準備”思維中跳出來,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應對不斷變化的世界。
說到暑假安排,小晴回答初步打算考研,但又沒拿定主意。她也拿到了一家企業(yè)的實習錄用通知,但考慮到路上來回要花4小時,又不想去。
“我還是建議你去實習!蓖粲晟暾f,“你只有去了,才會慢慢融入那個環(huán)境,知道企業(yè)里的人在做什么、是怎么配合的,知道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這樣有意識地去提高自己,一個月下來就會有很大的收獲!
原本約定聊一個小時,兩個人一直聊了三個小時。臨走時小晴說:“汪老師,我覺得你很能理解我,你很可愛!
汪雨申告訴記者,只有設身處地去體會大學生面臨的處境,才能贏得他們的信任。如果對他們用“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那一套,一下子就把溝通之門關死了,很難聽到他們的真實想法,也很難給出可行的指導。
指導社團工作,實現(xiàn)全方位育人
“我的祖國給了我生命和智慧,如果我的愛能對祖國有一點點貢獻,我將百死不辭,畢生有幸!”上海交通大學原創(chuàng)話劇《錢學森》在全國巡演,劇中的臺詞在青年學子中成為流行語。這部話劇的制作人正是汪雨申。
借助各種社團與實踐活動,汪雨申和大學生打成一片。他是學生話劇社團指導老師、校辯論隊的總教練,也是交響樂團、合唱團、民樂團、舞蹈團等高水平藝術團的負責人。他說,與其對學生進行理性的說教,不如用感性的示范,在各種學生樂意演、樂意看的活動中,全方位育人,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
話劇《錢學森》以“兩彈一星”元勛、上海交大1934屆校友錢學森為原型,展現(xiàn)他的奮斗事跡和愛國情懷,自2012年公演,至今已在全國巡演13輪39場,觀眾累計超過6萬人。
“一部話劇,就是一堂精彩的德育課!”汪雨申說。2018年,他又指導創(chuàng)排醫(yī)學生題材的話劇《白衣赤誠》,帶給年輕人鼓舞和觸動。
指導學生民樂團時,汪雨申告訴成員們,民樂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要善于利用演出的機會,把其中的文化精髓展示給國外觀眾。這就要用英語介紹琵琶、二胡、笙等樂器,介紹節(jié)目本身的內容,譬如琵琶《天鵝》與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有什么異同,特別是要領會并傳達樂器中包含的中國智慧。學生從他這里聽到不一樣的東西,在排練與演出中不由得增加了榮譽感和使命感。
把理論落到生活細處,讓學生理解認同
汪雨申不僅長期從事學生工作,也是一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講授“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和“形勢與政策”。
一本《平易近人——習近平的語言力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現(xiàn)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的深刻內涵。2014年出版后不斷再版,成為一本理論暢銷書。汪雨申是其中俗文俚語篇的撰稿人。
“撰寫這些書稿看起來是一種寫作活動,其實與思政課教學是密切相關的,出發(fā)點都是為了讓高深的理論變得鮮活生動。”汪雨申說。
比如“十個指頭彈鋼琴”,汪雨申用這句話講解社會發(fā)展中的統(tǒng)籌兼顧。他告訴學生,彈鋼琴不能十個指頭亂摁,要照著譜子、有輕重緩急才能彈出優(yōu)美的音樂。在社會治理中,中央的大政方針就是樂譜,不同的部門和人協(xié)同配合,各項工作才可以有序向前推動。這樣的講解,讓學生覺得容易懂又可信。
汪雨申上課喜歡講大實話,背后則有更深層次的思考,面對問題他不回避,而是把理論落到具體可感的生活細處。他說:“學生理解了之后,就會認同,化為對社會、對世界的認知方式!
汪雨申的課打動了一批又一批學生。來自臺灣的交換生林暐婷選修了他講授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離別之際,她發(fā)送消息說:“何其有幸能接受老師的教導,對當前中國思想有了不同過往的一番理解,真的很開心能有這半年的時光!”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